墨香纸韵伴君行——专访桂东籍作家陈应时
2024-12-24 14:46:30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邓艳芳 | 作者:钟卓文 余妍          浏览量:6434

​桂东县融媒体中心12月24日讯(记者 钟卓文 余妍)近日,桂东籍作家陈应时最新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纵横山水间》正式出版发售,在我县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本台记者第一时间联系陈应时,对其进行专访,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分享文学创作的心得与感悟。

陈应时,湖南桂东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毛泽东文学院作家班第九期毕业。曾出版长篇小说《官险》《色险》《商险》和文学作品选《遥远的姑娘》。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妍:读一本好书如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现在我手上的这本书叫《纵横山水间》,它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郭名修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到成为一个雄踞一方的企业家的创业历程。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地采访到了这本书的创作者陈应时。陈老师您好!那我想问一下您,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您的初衷是什么?

桂东籍作家陈应时:我想做诗和远方的梦想,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自由自在地去写作,我也想做一个精神的守望者,然后让我的作品字里行间回荡着心灵的呢喃与呐喊。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妍:那您觉得作为一个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桂东籍作家陈应时:思想。有一句话“文章合为时而著”,所以我常常像一个小孩,怀着满脸新奇打量着世界,看到这些奇奇怪怪的一些事、一些变化,我就想把它记下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过去、现在、未来等等,我都想记下来。因为一个作家,这种思想的维度就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与表达水平,所以一个真正的作家是一个思想家,他是通过观察社会,提出一些问题,思考问题,还有探索人性,所以他是用思想去引领读者学习思考,用思想去引领社会发展进步。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妍:其实我们在读陈老师的作品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其间的温度和深度。那我们也想问一下,您的创作的源泉最主要是来源于哪?

桂东籍作家陈应时:人民。文学是人民的文学,只有人民才是我们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所以作为作家,你就要写世态炎凉,写人情世故,写真善美,写喜怒哀乐。为了写作,你哪怕为了一个文章的结构白了少年头,哪怕是为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哪怕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彻夜不眠、通宵达旦,但是你也要无怨无悔,只有笔纳沧海才能妙笔生花。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妍:其实现在也有很多的年轻人也特别地喜欢写作,平时可能也会在网上发表一些自己的作品,作为一名前辈,您对这些热爱创作的年轻人有些什么好的建议吗?

桂东籍作家陈应时:所有的锦绣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所以,要写好东西要有质量意识,要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甚至标点符号都要下苦功,要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主题思想,要做到拼时间、拼精力、拼毅力、拼脑功、拼嘴功、拼耳功、拼手功、拼脚功,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作品不仅引人入胜,还能发人深省,也就是说,首先要别人看得下去,然后看了你写的东西有所启发、有所教育、有所收获。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余妍:其实我觉得我们在看陈老师的作品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它非常有内容,我觉得就是先是言之有物,然后是言之有理。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的话,就是我们不仅要去生活当中去体验,更要在自己的基础去打扎实,比如一些基本功的运用,一些语言的运用,都是要学习和积累的。那今天也非常感谢陈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这本《纵横山水间》能够大卖。

责编:邓艳芳

一审:李亚芬

二审:黄岸明

三审:扶后权

来源: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桂东要闻
桂东要闻
热点专题
我要报料

  下载APP